持續陰雨天,可能導致小麥爛種爛芽,專家給你方案!
從十一開始,多地區進行陰雨天氣,對于小麥剛剛種到田里,假如小麥爛種、爛苗這樣情況,該采取哪些措施,怎么應對小麥爛種呢?
受連陰雨影響,目前我省大部土壤偏濕,小麥已經出苗的地區影響不大,但持續降水可能造成局部地區土壤偏濕;
偏濕時間較長的田塊可能導致小麥爛種爛芽,出苗緩慢,苗勢參差不齊,尚未完成麥播的田塊,主要影響適期播種進度,導致麥播推遲。
專家建議
低洼田塊要及時理溝排漬,降低土壤含水量,做到有水能排、雨停溝干;
已完成麥播的田塊要及時查看出苗情況,發現爛種爛根、缺苗斷壟的,在陰雨結束后及時浸種催芽補種或移栽,確保出苗均勻,苗量充足;
尚未完成播種且土壤偏濕的地區,應晾墑備播,且不可盲目下種,應待陰雨過程結束,土壤濕度達到播種條件后再開犁播種。
小麥播種前要有哪些措施
小麥從播種到出苗一般需要120℃的積溫,因此日均溫約16℃時適期播種后約7天出苗,現已推遲3~5周,日均溫僅 5~8℃,播種后需3~4周才能出苗。
為彌補播種出苗所需的積溫,也為了提高低溫下的出苗率,建議采用浸種催芽播種的方法。
對今年秋收秋種的最佳銜接期(10月下旬)連續陰雨的天氣,主動采用催芽播種技術,有力地保 證了大小麥播種順利進行、基本適期。其技術要點主要分整地、浸種、催芽、播種和洇水幾個環節,分別要求如下 :
整地 墑情適宜的田,采用耕翻、旋、耙等作業整平待播;較爛的田,用水田作業的機械直接采用旋耕作業方式整 田(2~3次)整平待播。
浸種 根據播種量和播種面積稱出種子數量,放入浸種池注滿水,保證水面高于種子面8~10厘米。
根據氣溫決定浸種時間,氣溫在15℃以上的浸種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,氣溫在10~15℃浸種8~10小時,氣溫在10℃以下浸種10~14 小時。
催芽
一是堆悶催芽。把浸足水分的種子從浸種池中撈出,放到鋪有花雨布的地面上,上蓋花雨布或塑料布促破胸 (露白),1天左右時間。
二是長根長芽。破胸(露白)后用立克秀60克/升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拌種,然后把種子攤薄20厘米左右進行長根長芽。一般2~3天時間,其間每天翻動4~6次,每翻動一次澆一水,以澆濕為主,要有專人負責嚴防高溫燒芽。
三是催芽的標準。根據播種方式的不同所掌握的芽和根長度不一樣,機播的芽長半谷粒根長一谷粒;人工撒播的要長一些,芽長一谷粒,根長二谷粒(有三條種子根)。為防治霜霉病,可以在此階段拌甲霜靈 。
播種 根據大田實際情況進行機播(水稻水直播機)或人工撒播(為確保撒勻,應撒2遍)。
洇灌水 因為種子在土表,播種后如遇雨天,不影響種子扎根的可以不灌水,否則要及時灌水(洇灌、田面不積水 ),確保種子及時抓土立苗。
陰雨天氣,小麥播種有什么影響
漬害。受歷史罕見的持續陰雨寡照天氣影響,當前秋播作物普遍苗質較弱,光合積累少,根系發育不良,抗逆能力差。
持續陰雨天氣還導致田間濕度較大,部分地勢低洼、溝系未配套的田塊普遍積水,如不及時排水降漬,將影響根系生長和養分吸收,形成黃僵苗。
凍害。假如冬季出現階段性低溫,會導致小麥出現弱苗情況。
小麥選種原則
播種小麥前,盡量選擇好的品種,好的品種具備哪些條件呢?
1、抗寒性
小麥品種有春性、半冬性和冬性三個不同類型,小麥品種要具有一定的抗寒性,但也并非越抗寒越好,只要保證在 當地秋播能安全越冬即可。
2、抗病性
危害小麥生產的主要有三銹和白粉病、全蝕病等,所以在購買種子時,應認真閱讀品種抗病性的介紹。
3、早熟性
早熟或熟期適當是小麥高產、穩產的重要條件,早熟品種能夠避免或減輕某些自然災害,如:灌漿成熟期間能夠躲 過干熱風和高溫病害。
4、抗倒性
俗話說“麥倒一把草”,只有選擇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,才能夠進一步提高產量,實現豐產穩產。一般在大田生產 中株高為70-85厘米較為理想,品種的抗倒性也分為高抗、中抗、較抗等幾個類型,應根據自己的地力水平進行選擇。
【產品介紹】
本品獨特的造粒工藝,使顆粒內部為多層緩釋結構,藥效穩定持久,藥物被小麥根系吸收后傳導至小麥莖葉頂端,從而有效抑制小麥蚜蟲的危害。高阻隔的緩釋層,使藥效緩慢釋放,呵護整個小麥生長周期不受蚜蟲和地下害蟲的危害,是廣大農民特別是種田大戶和外出打工者的最佳選擇。
種麥選錳將的五大理由
1、代替種衣劑每畝省15元;
2、代替土壤處理劑,每畝省10元;
3、代替3遍葉面肥,每畝省10元;
4、不背桶打農藥,每畝省人工費15元;
5、每畝可增收100斤,增收100元。
備注:本文章來源于網絡!